?。ū疚淖髡撸和跤恚?/p>
近日,中宣部副部長,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淑敏在《中國網信》以《擔當使命 守正創新 為網絡強國建設貢獻廣電力量》為題發表署名文章,分別從“舉旗幟聚民心、防風險保安全、強治理惠民生、增動能促發展、謀合作圖共贏”等5個方面,暢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所面臨的使命和任務以及所做的努力,為做好當前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
曹淑敏強調,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稱“廣電總局”)深化網絡視聽平臺“首頁首屏首條”和短視頻“首屏首推工程”建設,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深化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增強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可以看到,曹淑敏談及精品創作和媒體深度融合兩個方面的工作,也是總局一直主抓的重要工程,其最終目標就是要持續壯大網上主流輿論。
在內容層面,曹淑敏重點談到兩檔節目,分別為網絡專題節目《足跡》和電視理論節目《中國智慧中國行》。兩檔理論節目通過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創新表達,從不同層面激活了黨史教育、理論學習的創新傳播,建構起精神與價值的高地?!蹲阚E·2022》網絡端播放量超2億次、電視端覆蓋戶超5億;《中國智慧中國行》網絡端播放量則超過6.4億。
曹淑敏認為,網絡視聽作品對于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包括《百煉成鋼:中國共產黨的100年》《黃文秀》《浴血無名川》《國醫有方》《特級英雄黃繼光》《聲生不息·港樂季》《三體》《漫長的季節》《登場了!北京中軸線》《中國奇譚》等優秀網絡視聽作品的涌現,不僅是總局持續推動精品戰略的重要成果,同時對于推動網上文化生態持續向好,增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而在媒體融合層面,曹淑敏重點談到今年6月成立的全國廣播電視新媒體聯盟,這是總局面對深度融合大勢作出的重要決斷,即以打造網上宣傳“聯合艦隊”的形式,實現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初心。目前,聯盟已發布140余條核心宣傳短視頻內容。
應當講,精品內容創作是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的立身之本,媒體深度融合則是傳統廣播電視的現實選擇。這兩項工作是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基本盤,均需久久為功之力,錨定目標不放松,心無旁騖抓發展,亦是穩定大局之策。
(二)
曹淑敏強調,要聚焦防風險保安全,守牢安全底線。“當前,網絡安全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秉持“大安全”理念,堅持系統觀念、強化協同治理,統籌抓好內容安全、播出安全、網絡安全、技術安全、設施安全等各類安全,構筑“大安全”體系,確保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安全可信”。
這段話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內涵與外延,另一個則是“大安全”體系。
首先,要弄清弄懂“網絡安全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的深刻要義。我們理解的傳統意義上的網絡安全,是單指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被惡意遭受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
但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不能否認互聯網延展出來的種種問題和亂象,已經成為阻礙互聯網健康發展的重要源頭。從宏觀層面來講,當前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并逐漸向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滲透,掌握互聯網意識形態主導權就是守護國家主權和政權。
而從微觀層面來說,網絡攻擊、網絡犯罪等現象猖獗,包括網絡詐騙、惡意推送、造謠傳謠、道德綁架以及對主流價值觀的故意歪曲和沖擊等,亦成為互聯網安全的重大隱患。
互聯網安全是國之大計,也由此讓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安全觀得以延展。國家層面的網絡安全,包含了諸如食品、飲水、財產金融等民生安全和文化信息、就業等公共層面在內的全要素安全指標;而談到廣電安全,原來更多聚焦于內容、播出、技術以及設施等方面的安全,如今,網絡安全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共同構建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大安全”體系,最終目標就是保障“大安全”體系的安全、可靠、可控。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數字時代,數據堪稱是戰略性資源,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的出現,讓互聯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是,面對新技術的未可知性,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在開發、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同時,首先要保證安全性和標準化,不能讓其成為損害個人和國家利益的利器,要讓數據和人工智能成為安全發展觀的重要助力。
這也正是曹淑敏所強調的,“我們深入研究新技術條件下體系化做好安全播出保障工作的措施辦法,同時,積極研判深度偽造、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增強安全保障工作的預見性”。
(三)
曹淑敏強調,要聚焦強治理惠民生,營造良好生態。“健全網上網下一個標準、一體管理的工作機制,加大對網上違規有害視聽內容發現和處置力度,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深入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切實維護網絡視聽行業發展秩序。”
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是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行業的重要職責。對此,廣電總局多方施力,以“組合拳”抓實抓細監管和保障工作。
其中,關于健全網上網下一個標準、一體管理的工作機制方面,總局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電視劇、網絡劇、網絡電影規劃備案和內容審查等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文件,從制度上不斷規范創作、導向、內容、人員、審美、播出標準,網上網下堅持一條線標準,持續將問題作品控制在上線傳播之外。
在此基礎上,總局加大對網上違規有害視聽內容發現和處置力度,強化對網絡微短劇管理,引導視聽平臺先后對包括短視頻、“小程序類”微短劇以及其他形式的網絡視聽有害內容進行重拳整治,堅持監管與繁榮并重、提正與減負并重。同時,關于深入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總局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組織召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從業人員座談會,約談重點機構,研究片酬限額舉措,并通過開展全國性網絡綜藝節目專項整治,重拳整治炒星追星等娛樂圈亂象。
署名文章中,曹淑敏還重點談到廣電總局正在進行中的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問題的工作,并認為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政治工程、服務人民群眾的民心工程、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系統工程。目前,該項試點工作進展順利,作為試點區的北京市,已經有510萬用戶的開機界面默認鎖定焦點為“看電視”,預計在10月底完成試點,年底前實現第一階段目標。
(四)
曹淑敏強調,要聚焦增動能促發展,強化科技賦能。“廣電行業堅持創新驅動、自立自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強行業關鍵技術和關鍵標準研發,加強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行業各領域的應用,建好廣電視聽陣地,壯大數字視聽經濟”。
技術創新是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重要支撐。為此,廣電總局全面面向2035年制訂了未來電視發展的戰略規劃和廣播電視、網絡視聽中長期科技發展計劃,并通過打好技術、數據、標準、安全、聯動、試點6個基礎的技術舉措,來構建廣播電視和網絡,實現發展新格局。
“未來電視”到底是什么樣子?在我詞窮的想象中,實在是無法做出準確描述,但可以提供給觀眾一個關于中國廣電的特征描寫,那就是未來的廣播電視將呈現電視頻道定制化、載體呈現多樣化、視聽沉浸化、服務智慧化、交互人性化、網絡無感化等6個特征。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廣播電視將全面融入人民群眾的數字化生活。
對此,曹淑敏在文中透漏,目前,全國高清頻道已有1099個,其中超高清頻道10個,2025年,地級以上臺的電視頻道將全面實現高清化;與此同時,全國廣電5G用戶已經突破1700萬戶,固定語音業務網、互聯網骨干網、內容集成播控平臺等三大全國性基礎業務網絡平臺開通上線。
未來,“全國一網”將不是夢。
(五)
曹淑敏強調,要聚焦謀合作圖共贏,加強國際傳播。“廣電行業深入落實‘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要求,大力推動網絡視聽內容和平臺‘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增強中華文明影響力。”
當前,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已經成為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的緊迫要求和戰略選擇。其中,作為加強國際傳播建設主力軍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
迄今為止,包括湖南、江蘇、湖北等眾多省市廣播電視臺紛紛組建國際傳播中心,正是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的具體舉措。
曹淑敏談到,廣電總局積極組織“一帶一路 節目互播”活動,在南非金磚電視臺開辦“電視中國劇場”,并舉辦“新視界·新影像”非洲播映活動。同時,包括電視劇《山海情》被譯制成多語種在海外傳播,登陸油管(YouTube)等海外平臺;電視劇《三體》實現全球多渠道同步播出;動畫片《無敵鹿戰隊》在海外多個國家播出等等。曹淑敏還談到包括抖音、快手、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等網絡視聽平臺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
網絡視聽已經成為第一大互聯網應用,同時也是主旋律宣傳的新高地,高品質文藝創作的生力軍,科技創新應用的新前沿,以及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徑。
曹淑敏通過講述網絡視聽行業的發展和創新故事,為業界描摹了美好發展前景,尤其是對5項工作的充分闡釋,為行業全面解析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核心要旨,那就是導向、安全、監管、科技、傳播,最終都要歸于“發展”二字之上,唯有發展才有未來。
推薦閱讀
經典欄目
精彩專題
關注我們
大視頻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媒體社群平臺,重要新聞、獨家視頻、深度評論分析,推動電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連接。
集合電視臺、網絡視聽、潮科技等各種好玩信息。
專注于報道廣電行業新鮮5G資訊,致力于成為廣電行業有權威、有深度的5G自媒體平臺。
UHD、4K、8K的最新資訊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這里。
視頻產業的專業圈子,人脈、活動、社區,就等你來。
我們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數據。
致力于衛星電視信息、衛星通信技術、天地一體網絡應用案例、以及廣電、通信等產業的市場動態、政策法規和技術資訊的傳播。